Tuesday, October 25, 2005
事業策略研擬之程序 by 洪蔚雯
1.環境分析 - SWOT分析
了解企業內部優勢(人才與產品有何優勢、公司有什麼新技術、有何成功的策略以及為何能吸引客戶上門);再 列出企業內部劣勢(公司整體組織架構的缺失為何?、技術、設備有何不足、政策執行失敗的原因為何、哪些是公司做不到的以及無法滿足哪一類型客戶);列出企業外部機會(有什麼適合的新商機、如何強化產品之市場區隔、可提供哪些新技術與服務、政經情勢的變化有哪些有利機會、企業未來10年之發展為何 )最後列出企業外部威脅(大環境近來有何改變、競爭者近來的動向為何、是否無法跟上消費者需求的改變、政經情勢有哪些不利企業的變化、哪些因素的改變將威脅企業生存)。
2.業態、產業分析-五力分析
利用五力分析,詳細地從上游供應商、下游購買者、產業內競爭者、潛在進入廠商、替代品廠商來分析公司如何依價值鏈的觀點,創造自己的價值。
3.目標分析-先區隔市場->選擇目標市場->定位
將整個大市場區隔為數個區隔市場之後,選擇一個或多個適合企業的目標市場進入,也就是了解公司的產品是要賣給誰、怎麼買?再分析公司財力,公司財力充足,便可以提供不同的行銷組合(4P)來滿足不同區隔市場中買者不同的需求;相反地,若公司財力有限,則可以只選擇一個行銷組合來滿足單一區隔市場買者的需求ex:台新銀行玫瑰卡的目標市場就是女性市場,當然也可以再進一步明確定義,是幾歲到幾歲的女性;最後做市場定位,定位主要了解該產品的主要賣點,要發展一個有效的定位,必須先瞭解目標市場的需求,競爭品牌定位與產品特性,市場競爭情形等。應儘量去找尋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,如果公司可以提供有效的產品來滿足此需求,那麼這個定位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定位。
4.制定決策-成本效益分析
在制定事業策略決策時,一種方案的成本與效益,必須與其他方案的成本效益互相比較,因方案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差異成本,而進行「差異成本」分析的主要目的,在於分辨不同的替代性情境中各項成本的習性,最後以最有效益的方案做最佳的決策。